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您的当前位置: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 >> 面试相关 >> 真题

2009年秋 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发布:2014-12-18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nmggwy.org/)现将2009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部分面试真题及答案公布如下,为方便查看更多信息,建议考生将本站添加收藏(Ctrl+D)。
  2009 年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及解析
  2009-11-28 面试真题
  1.关于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添加剂等,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共同关注,就怎么让群众吃得放心,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情境应变
  【参考答案】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让群众吃得放心摆在了我们相关单位的面前。一是加大对制假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对部分企业实施减税政策,支持其技术设备的改良。二是加强中央和地方食品监管部门的协调,明确各部门权责范围,有效降低政府食品监管的成本。三是建立健全消费者与企业间相互沟通的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工作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科技成果、技术的储备以及监管人才培养,加快高校食品安全评估方面的技术成果向公司企业的转移。
  2.有报道称袁隆平价值1000 亿,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做出这样巨大贡献的人,1000 亿只是在经济上直观的量化估价,但是袁隆平在精神上的贡献是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也是无法估价的。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他的贡献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从历史来看,他解决了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堪比神农氏种植五谷;从时代的角度看,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精神的标杆。我们需要袁隆平不畏权威、敢于创新的勇气。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敢于面对世界经典遗传理论的难题,开创性地提出杂交水稻的优势理论,打破了水稻传统杂交培植的科研禁区,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培育杂交水稻且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这种在科学领域勇于开拓、自主前行的精神是史无前例的。我们也需要袁隆平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品质。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农业科研的一线,不求物质回报,不求个人出名,但求有功于民、有利于国。在忘我的科研活动中,袁隆平成就了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也塑造了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研究团队。这种以小我入大我、舍小利求大利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还需要袁隆平不尚空谈、肯于务实的风格。袁隆平和他的团队以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指针,始终把自己的研究放在田间地头,始终与广大基层农民打成一片。在他们看来,广大农民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农民的称赞是最大的动力。这种以科学服务社会、以实际需要为指针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对于媒体身价1000 亿的报道,袁隆平的回应是:“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八旬高龄的老人对待身价的气度实在让人敬佩。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金钱多少”或“身价几何”确实在不少人心目中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最重要手段。这让身为科学家、一直追求“为事业”奉献终生的袁隆平深感忧虑,这才有了上述这句看似“无情”实则“有义”的话。作为一名年轻人,袁老的高风亮节令我钦佩不已,我会以他为榜样,为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所以,这次我报考了公务员。如果有幸进入光荣的公务员队伍,我会以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要求自己、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目标,而不被金钱、物质享受所迷惑,为服务家乡、报效祖国的志趣与理想不懈努力、奋斗。
  3.有人说“要以成败论英雄”,也有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谈谈你的看法。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我认为“成败”是衡量“英雄”的一个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准。
  “要以成败论英雄”,古往今来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为了一个目标,为了一些梦想,我们经过一番努力,成或败是整个奋斗历程的一种必然结果,在享受整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当然也把是否功成名就作为一项评判标准。但这绝对不是唯一标准,所谓“莫以成败论英雄”,这句名言曾经被多少文人先贤所传颂。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英豪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的英名却永垂青史。所以,只要我们确定了正确的人生目标,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曾经为之奋斗过、抗争过,就是这场比赛的获胜者。所以,对于“要以成败论英雄”、“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两句话,我们应该辩证的去分析。“成败”可以成为衡量“英雄”的一个标准,但不能是唯一的标准。我们要全力的追逐成功,以成功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却不能为了成功的结果而不择手段,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道义和原则。正因为如此,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荆轲刺秦、文天祥抗元,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都是我们的骄傲,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成功。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有目标,应该有理想,应该有要成功的信念,并为之进行持之不懈的努力。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4.怎么看党政用人政策注重基层锻炼?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参考答案】对于党政用人注重基层锻炼这一政策我非常赞同,这一政策对党政机关培养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猛将发于士卒,良臣起于布衣”,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对国情、民情有深入了解,才能对党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有深入理解,才能锻炼出坚定的信念,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年轻干部没有经历基层锻炼,尤其是一些“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从校门到机关门,在制定计划和方案时缺乏事实根据,不能从长远和大局出发,理论性过强而实际操作性差,对全局的驾驭能力和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不足,缺乏应对能力。党政用人注重基层锻炼,正是党和政府应对这一不良现象的积极措施。第一,从实践来看,选拔基层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的有关精神,符合干部的成长规律,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干部交流、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重要措施,对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这一政策能够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机关整体效能。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为机关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机关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相互交流,促进整体优化组合,节约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机关干部队伍逐步实现年龄结构形成梯次、文化水平相应提高、专业特长搭配合理,增强机关工作效能。第三,这一政策能够促进用人公平、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从基层选拔优秀的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有利于消除干部不平衡心理,有助于促进用人公平。同时,坚持标准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充实各级机关,有利于正确识别、评价和使用干部,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施展才干创造条件。第四,这一政策有利于改进机关作风、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党政领导队伍,有利于从整体上增强机关干部的群众观念,改进机关作风,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措施,更好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从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如果我有幸被录取为公务人员,获得去基层锻炼的机会,我会服从安排,加倍珍惜这种机会,去基层接触实际,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在磨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以适应公务员这一岗位的需要。
  5.现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报考公务员,作为大学毕业生,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求职匹配
  【参考答案】目前确实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考热现象,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第一,有利于政府从更多的人才选择更加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真正实践公务员选择的“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第二,也说明了当今社会和一些人员的畸形的就业观念。一些人被公务员的优越待遇和工作环境所迷惑,跟风报考,导致一年又一年的公考热不断升温。一个社会将大部分劳动力资源吸附到一个行业里面固然可以为这个行业带来优秀的人才,但是从整个社会就业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来讲却未必是好事。第三,金融危机影响下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报考公务员,这也是导致公考热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理性就业,切忌盲目跟风。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是我在上学期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做出的符合社会需要和自己特点的职业规划。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为人民、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公务员正好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平台。此外,我对公务员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和公务员的要求具有很大程度的匹配性,我已经为公务员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009-6-11 面试真题
  1. 今年84 万考生放弃高考,大多数为农村考生,“读书无用论”抬头,你怎么看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这是一中消极现象,旨在强调读书的好处和用处。可以从教育体制,就业等方面深入剖析,体现深度。
  【解题思路】首先,这是一现象客观存在,所以予以肯定。不要回避。其次,进行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再次,深入分析,不读书的危害和读书的好处。最后,得出结论,树立正确观念,立足课本,立足学校,提升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就事论事>当前社会,确实存在部分高考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放弃高考而去打工挣钱的现象出现。暴露出目前我国教育投入和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四年的大学教育投入对农村学生来讲是昂贵的。而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提高,毕业后无法融入社会,找不到工作,前途一片茫然。所以小部分人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处。这种现象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为待业人员和啃老族带来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金钱至上的消极观念,使一部分人认为挣钱才是硬道理;大学费用太高。有些也存在家庭困难,相对大学教育费用和投入较高,而放弃学业。<就事论理>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通过系统性的教育使我们获得完整和全面的知识。教育不一定能让人驶向成功的彼岸,但他提供了一艘能驶向彼岸的小舟。至于中途人们是否被惊涛骇浪所击沉,那就要看个人的修为。如果因为看到别人早早的靠岸,而自己还在风雨中飘摇,别忘记了什么叫厚积薄发,坚持不懈。同时也懂得"知识改变命运"。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读书绝对是必要的途径。"读书无用论"是和谐社会的毒瘤,危害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肌体,蚕食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坚决根治这个顽症: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教兴国战略。有人才则国家兴,无人才则国家亡。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把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放在第一位,把对人才的重视落到实处;二是要大力改革用人机制。要坚决打破各种形式的"铁饭碗",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和全员聘任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让更多优秀的大学生有用武之地;三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坚定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
  2. 谈谈对啃老族的看法。
  【测评要素】分析能力
  【试题分析】类似题目:以前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现在却出现了"啃老族",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啃老族"现象越来越常见,是对传统"养儿防老"的颠覆,也逐渐演变成一种亚文化。这一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原因,并能可以通过措施进行改变。同时也要表明自己在生活当中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解题思路】从现象入手,这样的现象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
  【参考答案】〖背景介绍〗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在不断扩大。许多处于青壮年阶段的人,无论是否参加工作、有无收入、收入水平高低,都要继续依靠父母养活。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这一现象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危害〗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独生子女逐渐成年,中国"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而中国将在十多年后进入老龄化社会,"啃老族"很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现实表明,"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原因〗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啃老族"呢?一是,依赖型家庭。中国很多父母在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自己早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便想让自己的孩子全部拥有。"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备受父母的溺爱,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意识,也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说,在个体社会化的阶段,他们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没有完成社会化中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形成过程。精神上始终处于襁褓之中。二是,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带来的物质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使得许多人变成了文化上的边际人,诸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享乐消费、炫耀消费等成为青年一代中常见的现象,城市青壮年通常会因为经济生活难以自我满足而"啃老"。三,现在社会上却有一些人故意躲避劳动,不仅是怕脏怕累,更是因为他们心中存有"靠劳动吃饭丢人"的非常错误的思想。〖对策〗由于啃老大军一天天的扩大,中国已经形成啃老亚文化。要通过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社会意识引导的连动机制之建立,改变这一状况。"襁褓青年"要独立,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放弃传统心理,减少孩子的依附;社会也应为其创造适合的工作机会。"

点击分享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nmg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